年过八旬仍坚守讲台教师李庾南:教学是我的生命所在
作者:drake | 分类:热点资讯 | 浏览:53 | 日期:2022年09月10日视频加载中...
(视频:赵佳琦)
央广网南通9月9日消息(记者杨梦奎)“教育教学是我的生活内容,是我的生命所在,所以我不能离开讲台,不能离开孩子。”今年84岁的李庾南老师仍然站在南通市启秀中学的讲台上,六十四载,她的一生都耕耘在三尺讲台。她创设出了影响全国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她几乎获得了一名教师所能得到的所有荣誉,她赢得了同行和学生的一致尊敬。
不知疲倦的教育者
“我最近尝试着用电脑给学生们上网课,发现这些新事物我还是能学会的,所以,人活到老要学到老。”日前,记者在启秀中学采访时,李庾南老师精神饱满,正在给学生上网课,她时不时提问,引导着孩子们思考、交流,孩子们也踊跃地回答问题。
李庾南老师给学生上网课(央广网发 沈天楠 摄)
李庾南老师本应在家颐养天年,可为什么还要在一线讲学呢?
“教育教学是我的生活内容,是我的生命所在,所以我不能离开讲台,不能离开孩子。”她的回答令人动容,她说,自己从小就播下了信仰的种子,立下了人生目标——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献给人民。
这两年,为了满足更多的家长和学生享受优质教学的需要,李庾南老师逐班“走教”上课,每个班一次上足一个单元的内容,以保证教学的相对完整性。
“李老师常告诉我们,人总是要有点精神,在她的心目中,课比天大。”李庾南老师的徒弟、启秀中学教科处副主任龚震说,因疫情原因,她最近学会了用电脑给学生上网课。
2018年10月,李庾南老师和她的团队在甘肃兰州参加为期三天的全国“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第三期推广调研活动,谁知突发意外,她脚崴了,到医院检查发现是骨裂,打完石膏后,所有人都劝李庾南老师不要亲自上课,由他人代替,但这个建议立马被她否决。“全国各地的1000多位老师来的目的就是要听我讲教学法,如果不是我讲课,此行就失去了意义。”她说。
上课那天,李庾南老师坐在轮椅上,穿了一件红色的衣服,不仅讲完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还做了两个小时的报告,获得满堂喝彩。
“我们与其在听一堂数学课,还不如说在感受一场教育精神课,我们很多老师是眼含着热泪,看完这个老人讲课的。”启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祁金莉说,李庾南老师忘记了烦恼,忘记了疼痛,不知疲倦的在上课,她对于课堂的那种热爱,令所有人感动。
“我经常看到的,就是她风尘仆仆的从车上下来,赶着去上两堂课的数学,她的这种不知疲倦、不知老之将至——这种对教育高昂的热情,对学生的这种极端热爱,让我们非常的受教育。”祁金莉说,对启秀中学的所有老师来说,李庾南老师是大家的精神引领者,她督促、鼓舞着全校师生不断前进。
永不满足的改革者
“在学会中达到会学”,是李庾南老师一直倡导的教学理念。执教这么多年,可谓驾轻就熟,但她从不满足。“即使曾经教过的内容,也是认真备课,我不断地研究,做到每次上课都不一样。”李庾南老师说。
李庾南老师课堂教学(央广网发 启秀中学供图)
正是这种“永不满足”的性格,让李庾南老师创设出了影响全国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
1978年,是李庾南老师从教的第21个年头。“当时我教的学生成绩好,带的班又是优秀集体,我开始以为我是个好老师了。”她说,但她同时也逐步认识到了教育教学课堂的目标,不只是让学生学会,应该是让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会学,因此她觉得离“好老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于是就投身于课程改革。
同年,李庾南老师就提出了“自学·议论·引导”这一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方法,张扬学生自由自主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学力。在学材处理上,根据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构,让学生在结构中习得知识;在学程处理上,关注每个学生,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学,注重知识生成;在学法处理上,灵活而交替地运用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教学形式,真正落实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构自由的教学情境。
初三(18)班的颜傲表示,李庾南老师是一个非常亲近学生的人,她非常重视自学、议论和引导,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发挥时间,期间会给予大家恰到好处的指导,让同学们体验到数学的奥妙。
目前,在徐州、宿迁、兰州、海门、如皋已经建立了5个李庾南教学试验区,全国已有300多所李庾南教学实验校,靠着传帮带,李庾南老师在省内外带出了一大批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科研骨干。
近些年,伴随着“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深入推广,李庾南老师又提出了“学法三结合,学材再建构,学程重生成”的崭新构思。
“人总要有一点精神。我在教改中的每一次前进、每一项突破都离不开反思、挑战、创新、奉献这些精神要素。”李庾南老师说,学无止境,教亦无涯。
荣誉等身的收获者
在启秀中学提供的一份简介中可以看到,李庾南老师几乎获得了一名教师所能得到的所有荣誉。
——李庾南,女,1939年生,江苏南通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教书育人十大楷模、全国模范教师、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奖章。创建“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提出“自育·互惠·立范”班级育人主张,出版专著11部,发表论文百余篇,拍摄理论讲座和教学实录290多讲,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从教64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和数学教学工作,创造了“连续任职时间最长的班主任”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
“我把每一个荣誉,看作是党和人民对我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精神的褒奖,又是对我未来新的召唤。”李庾南老师说,她最骄傲的不是个人取得的成就,而是培养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了或多或少的发展和进步。
让李庾南老师至今还能清晰地回忆的,是一名智力有些缺陷的学生。“这个学生之前可能受过其他人欺负和嘲笑,但是到我班上后,没有人欺负他,得到的是关爱,后来这名学生的成绩有了起色,每天都迫不及待要去上学,他的心里充满了阳光……我当时开心极了!”她说,之前可能是没有找对“钥匙”开他这把“锁”吧。
前两年,李庾南老师再次遇到这名学生时,他第一时间就认出了李老师。“问了近况才知道,他现在开了一家刻光盘的小店,我听了特别的欣慰,我觉得这就是教育的成功,他虽有缺陷,但现在还能自力更生,在社会上很好的生存,遵守社会公德、待人礼貌。”她说。
如今,李庾南老师的学生遍布海内外名校,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佛大学等等,各自在学校力学笃行;也遍布各行各业,有医生、教师、厨师等等,各自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为师之道没有终点,为师之爱更无边界。站好三尺讲台,坚守三生初心,李庾南用大爱与信仰竖起了人民教师的旗帜,用责任与担当展示着当代教书人的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