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开幕!三地艺术家期待深入合作
作者:drake | 分类:热点资讯 | 浏览:54 | 日期:2022年09月01日8月31日晚,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主办的“放歌大湾区·建功新时代——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在广州星海音乐厅举行。南都记者了解到,开幕式上,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四大乐团联袂演绎交响音诗《千里江山》。参与开幕式的粤港澳三地多位艺术家表示,期待大湾区文艺界进一步深入开展合作。香港演艺学院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杨伟杰表示,大湾区内各城市进一步互联互通,产生“9+2>11”的效应。
粤港澳四大乐团联袂演绎《千里江山》
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以“放歌大湾区·建功新时代”为主题,融合大湾区优质演艺资源和艺术精品,集中展示一批优秀剧目、搭建一批平台渠道、创设系列协作机制,将进一步促进三地文化交流合作,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文化艺术节的举办,对于统筹粤港澳三地文化和旅游资源、共建共享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具有积极意义,对于深度挖掘岭南文化基因,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推进人文湾区建设,塑造湾区人文精神,提升大湾区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开幕式演出由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和澳门乐团的音乐家组成的“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粤港澳大湾区节日乐团”演绎交响音诗《千里江山》。三地艺术家联袂,为文化艺术节拉开帷幕。
据了解,交响音诗《千里江山》由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主席余隆倡导,由著名作曲家赵麟历时一年创作完成。作品灵感来源于北宋画家王希孟传世作品《千里江山图》卷,以管弦乐队与笙、琵琶、二胡、钢琴、竹笛、女高音等不同器乐协奏的方式,展现开放包容、天下一家的民族胸怀和精神世界。
接下来的1个月时间,将有超过150场文化交流演出活动在大湾区11座城市陆续开展,文化艺术节将于9月30日落幕。
开幕式上,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欧阳瑜作视频致辞,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建文致辞并宣布开幕,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曦主持开幕式。
三地艺术家期待大湾区文艺界深入互动合作
“音乐会的演出团队‘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粤港澳大湾区节日乐团’,是近年粤港澳大湾区乐团交流合作的结晶。”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表示,四支大湾区乐团都在国际享有知名度,具有雄厚的实力水准。早在2018年12月,由这四支优秀乐团组成的联合乐团,就在“广东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初试啼声,获得观众的广泛好评。
交响音诗《千里江山》从立项、创作到演出,每个环节也都充分体现了粤港澳文艺的紧密联动。陈擎介绍,创作之初,在著名指挥家余隆与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的推动下,四支大湾区乐团都积极参与了联合委约。“节日乐团的集结,从最初策划到组织演出都有高效顺畅的工作机制,这深刻体现了大湾区艺术界长期互动的深厚积累,体现了粤港澳同声同气的精神内核。”
陈擎认为,这次合作也为未来大型作品演出或委约创作积累了经验,有助吸引更多湾区音乐青年走到一起。
香港演艺学院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杨伟杰,负责此次艺术节开幕式音乐会交响音诗《千里江山》第六乐章“万山入海”的箫笛演奏。此次的演出阵容让他感受到了粤港澳大湾区在文化艺术领域融入合作的良好默契。“大湾区各城市同根共性,既有不少共通点,也各有特色,可以互相交流,达致协同效应。”作为中国香港音乐家代表参与其中,他感到兴奋又激动。
杨伟杰在香港成长,在北京读博,近几年也在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任教,“可以把我在香港与北京的经验,以及年轻时跑遍全国寻师学艺的经历与所得分享给学生”。2016年,他牵头成立了跨界广东音乐演奏组“粤乐集结号”,成员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多位青年民乐好手,成立短短数年,已在大湾区多个城市举办专场音乐会,更受邀在澳门国际音乐节演出。
杨伟杰表示,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以来,其民乐土壤已有了很大的发展。“近年来,国家艺术基金向港澳文艺界开放申请,更显处处是机遇。大湾区内艺术家与表演场地之间的联系网络日趋成熟,组成一个大湾区文化艺术圈,未来的发展势必然越来越好!”他看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后,大湾区内各城市进一步互联互通,产生“9+2>11”的效应。
澳门中乐团首席张悦如负责第四乐章“千叠浩荡”的二胡演奏。粤港澳大湾区生活圈的通行便利让他体验深刻。“我虽然在澳门生活,到来广东交通也非常方便。此次艺术节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将来如果有类似的活动,我想可以在大湾的各个城市开展”。他告诉南都记者,8月5日,由粤港澳大湾区节日乐团演出的《千里江山》曾在深圳亮相,收效非常好。他希望今后把好的音乐作品带给大湾区更多的观众。
采写:南都记者 陈燕 杨天智 朱蓉婷 实习生 曾嵘